標示牌,記得是當初公開徵選設計的,花了十萬元,但真正的價值是難以衡量,它是守護
神的象徵。上面除圖案外,有兩個字,往左邊唸〝存保〞,往右邊讀〝保存〞,一般人都
搞糊塗了,今天來看這塊招牌,不管是存保或保存,對國家及金融市場而言都是個寶。
八○年代政府開放新民營銀行設立。就像雨後春筍般的竄起,
16
家新銀行,走到台北
街頭,銀行比超商還多,這代表金融自由化或是經濟繁榮呢﹖其實都是財團在經營的,這
就是金融戰國時代的開端。百家爭鳴後沒幾年成敗自分高下,多家新銀行及信合社先後發
生金融擠兌,害得存保公司同仁人仰馬翻,到處去滅火,碰到無資金可援助,又被冷笑一翻。
儘管如此,擠兌人潮退了,金融市場又歸於平靜,社會及媒體都在檢討評論整個金融事件
的形成原因,而對存保的表現總是讚許歌頌,這時候社會大眾才會認同存款保險。
自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後,無論區域性或全球性金融體系,皆因各種經濟或財政因
素,引發了金融海嘯或風暴,蔓延全球。因此,金融穩定有賴金融安全網各個成員去肩負。
三、銀行危機之預防與處理
台灣地狹人稠,任何風吹草動的訊息很快就被傳開,尤其是銀行事件,動不動就會有擠
兌情事發生。
記得一篇報導,二十幾年前日本金融體系很脆弱,一般民眾對銀行都沒有太大信心,有
一天的午後,忽然來個傾盆大雨,路人就跑到銀行大廳避雨,但經電視媒體傳播後,那家
銀行的存戶竟然競相趕往提款擠兌,成為一則笑話。
這也印證銀行經營如不穩健,危機就隨時顯現。
存保公司成立後的前十五年,曾肩負執行部份金檢工作,負責檢查部分老的民營銀行及
所有的信合社與農會信用部,當時公司同仁曾高達
300
餘人之多,同仁年輕力壯,士氣高
昂。直至民國
91
年政府推動金融監理一元化,金管會成立,這些檢查人力移撥至金管會。
存保公司不再參與金融檢查任務。為了維護存保基金的安全及有效控制承保風險,存保公
司除了早期所建立的金融預警系統外,又設置了〝網際網路即時監控系統〞及〝要保機構
帳戶管理員制度〞這套機制更能適時掌握要保機構風險程度與變化,這也是存保公司對預
防銀行危機的貢獻。
99
π
ڭ
ᕿᔚ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