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存保_三十週年紀念專刊 - page 106

般不甘,但這是必要之惡,實在莫可奈何。只有在執行過程中秉持能省則省的心態,以最
小賠付成本為原則,絞盡腦汁,細心規劃,因應不同標案,採取合宜的策略,來減少賠付
金額,包括如:營業本體與不良債權分包、授信售後買回機制、分行彈性遷移措施、非核
心資產切割、分行分包切割及跨國協調海外分行標售等策略,都是前所未有的創舉。由於
事先規劃得宜,重建基金最後處理成本比原先預估金額至少節省了
300
億元以上的公帑,
整個處理成本僅佔當時台灣年度
GDP
2.1%
,遠低於世界各國處理金融危機所付出成本,
平均約占該國
GDP
5%
。最難能可貴的是,處理亞洲信託不需賠付,還讓原股東有剩餘
資產可分配,當然重建基金也酌收了回饋金。
處理經營不善金融機構,固然為減少國庫支出,而奉最小賠付成本為圭臬。話雖如此,
如遇到攸關國家利益及全民福祉的抉擇時,有時也需跳脫原有的框架而做另類思考,如在
處理慶豐銀行時,該行庫藏有兩千兩百餘件,是其前負責人因積欠債務而抵償的骨董藝術
品,包括歷代名家字畫、木雕石雕器物、鎏金佛像、玉石等琳瑯滿目的精品,如何處理?
是否當一般資產來標售?對我們這些沒有鑑賞骨董經驗的人來說,是極大的挑戰及壓力,
唯恐不慎失察,讓國寶級的文物流落國外,那可擔待不起。記得當時有多家藝品拍賣行,
登門遊說委託他們在國際市場公開招標,承諾必能賣得好價錢。但想到這些可藏諸名山、
傳之後世的歷史文物,它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乃提議先請國立故宮博物院來鑑定、
挑選、價購,剩下的再委外標售,才是正辦,幸獲重建基金管理會的同意。最後故宮博物
院從中收藏一千九百餘件,讓這些寶物留在台灣,供全民觀賞。標售過這麼多問題金融機
構的資產,這是一個特例,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如此處理方法,也算是另類的唯利
是圖,但不是見錢眼開。
金融重建基金的設置,除了保障
500
多萬戶的存款人,約計
9100
億元的存款免遭擠
提損失,有效穩定了金融市場。更重要的是,促成金融體系體質獲得了結構性的改善,在
處理
56
家經營不善金融機構退場後,當時台灣金融機構整體的財務結構,不論是資本適
足率、逾期放款比率或流動準備比率,都已達到健全經營的標準。因此民國
97
年金融海
嘯席捲全球時,台灣金融市場仍能正常運轉,免遭海嘯波及。可以想像的,如果沒有在民
90
年設置金融重建基金,沒有存保同仁過去
10
年的賣力演出,執行退場機制,淨化金
融體系的貢獻,那麼後來
97
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時,台灣金融市場單憑實施存款全額保
104
三十週年紀念專刊
1...,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 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56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