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外表之後,亦有許多難以為外人道之處。以令人羨慕的「搭
飛機」來說吧,去亞洲歐洲等似乎已是「小事一樁」,如果飛的是中美甚或南美,旅途動
輒
30
多小時,光是在機艙內
(
經濟艙
)
便常超過
20
小時,不僅快得「幽閉恐懼症」,加
上各機場帶著沉重行李轉機時疲於奔命,抵達目的地時常感覺沒死也去掉半條命。在此竭
誠希望政府可以參考國外作法修改出國規定,對非常長途的出差,可以搭乘商務艙或豪經
艙,雖然節省公帑至為重要,但同仁的身體健康及有效執行公務,恐怕才更重要。
比起搭飛機,更痛苦的是時差,尤其是差到
12
、
13
小時更常感「生不如死」。我曾
在主持會議時驟然昏迷兩秒
(
手掌和大腿都被自己捏到瘀青以期清醒
)
,也曾在參加晚宴
聆聽外賓臨別感言時「無法自已」,還被坐在後方的外國友人安慰「
Don't cry!
」
(
其實是
低頭思周公,並非感傷暗自垂淚
)
,更慘的是回到旅館時接近午夜,還要準備次日會議,因
為每天的會議是一層往上一層的開,所以每日的報告也需配合前日會議內容與結論不斷修
正-有時還真不知東方之既白,而一早卻還得光鮮亮麗的出現在世人面前…唉
!
世界為什
麼這麼大呢
?
世界其實很小-原來烏克蘭銀行擠兌也關我們的事
世界說大很大-有時好像飛好久都飛不到,有時好像又很小,從金融風暴短期內席捲
全球便可觀之,國與國之間的金融界線愈來愈模糊,會有四海一家的錯覺。在國際會議的
會場上,來自各國的存保專業人員齊聚一堂,不分人種國籍,為了在金融風暴後建立更具
70
三十週年紀念專刊